侯晓红,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5月生,现任中国矿业大学会计系主任,会计专业建设负责人。
一、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勇于承担教学任务。该同志每年独立或与其他教师共同承担了“成本会计学”、“财务分析学”、“财经论文写作”、“会计专题”、“学科前沿讲座”和“新生专业导论”等6门本科生课程,主讲的“成本会计学”和“财务分析学”课程于2008年和2010年获江苏省精品课程,主编的《成本会计学》教材2008年被遴选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09年获校精品教材,2011年获省级精品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建设负责人,组织完成了2008年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积极探索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环节改革,实现了会计学专业实践环节由会计核算能力培养向财务管理能力提升的转变,在新版培养计划中增设了“财务成本管理综合设计”实践环节,组织制定了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和设计方案,已经应用了2年,深受学生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积极承担并组织实验室建设工作。该同志2008年负责申请了教育部修购专项“财会实验室”建设项目,2009年开始实施建设。当时他们的建设目标是,硬件(地板和实验用桌椅)20年“不更换”,为此多方面走访调研,查阅资料,仅此两项内容组织讨论了近20次,与供应商讨论也多达10次以上。为实现实验室的建设目标,积极调动全体专业教师参与,所有实验室建设项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方案,并分为不同的项目小组负责建设。由于讨论充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经过近两年的运行,不仅完全满足了实验教学的要求,而且受到了实验任课老师的高度称赞。
三、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努力钻研学术研究。该同志近几年,一直参与工商管理学科博士点的规划、讨论和申报工作,组织并完成了会计学专业硕士点的申报工作,2010年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2009年完成江苏省教育厅项目一项,2010年获教育部哲社基金资助项目一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多篇被CSSCI和EI检索,2009年出版专著1部。
四、营造良好氛围,关爱青年教师成长。该同志近3年,所在专业有11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的交流与讨论,组织开展了“会计论坛”学术活动,由于活动开展的学术氛围浓厚,深受教师和研究生的喜爱,现在已将以前的不定期开展活动变成了一种制度化活动,为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与科研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会计学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国家特设专业建设点,许多课程都是校级和省级优秀课程,为促进课程建设,同时也为培养青年教师,组织开展了专业课程标准化活动,将青年教师以课程标准化的方式带到教学改革过程中,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学习教学规律,提升教学能力,在与老教师的合作中体验会计专业“积极进取,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而且也有效地传承了会计专业的工作作风与敬业精神。近几年,工作压力和学术压力越来越大,在有效开展教学与学术活动的基础上,该同志积极组织“我爱徐州”系列活动,组织参观了徐州市规划馆、新城区、云龙湖的“四个一”工程、云龙公园和泉山公园等,在参观过程中不仅放松了大家的身心,还了解了徐州的变化,在感受徐州的变化中增强了对徐州的认同感和对学校的热爱。
五、将教书育人融于教学中。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善统一,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该同志坚持“把最新的学术动态传给学生,使之及时了解理论最前沿”,为此该同志要求自己对教学大纲必须一届一修订,教案必须一届一补充,多媒体课件必须一届一增补。不仅如此,该同志还从教学、科研、实践等多环节关爱学生,让他们从老师的严谨治学中,培养良好的学风与工作作风。该同志参与主讲的两门课程的考试,都是以提交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考试,虽然有具体的写作要求与评分标准,但是学生总以为可以随便应付,认为老师不会认真看。为此,在评阅过程中,先将不符合要求的同学名字发到班级的邮箱中,告诉他们的论文不符合要求,并同时告知他们可以与自己交流、要求指导或讨论。很多学生没想到,老师是如此地认真!通过交流、指导和讨论,有些同学的论文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后得以发表,而有些同学则自觉地进行了修改!
该同志将对学生的关爱融于学生成长的各环节中。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该同志经常将此理念与所在系所的教师交流,也常与学生讲,“我们爱护你们,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你们的成长是我们的责任”。由于是会计专业建设的负责人和系主任,该同志除了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实践这一理念,还精心配备新生班主任,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组合,经常组织班主任在一起交流工作经验和遇到一些问题的具体处理方法,还定期组织听取任课教师反馈情况,及时掌握各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风问题,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组织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在新生入学专业介绍时,就将EMAIL和电话留给他们,不仅解答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解答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所有的短信和email都及时回复,如果问题依然不能解决,就邀请学生面谈。
由于该同志以对专业的热爱和专业发展的使命感,对专业的建设尽心尽责,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在科研中,以对学科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刻苦努力地进行钻研,同时建立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在教学中,以对工作的满腔热情与热爱,以对科学探索的执着与严谨,言传身教地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他受到了学校的广泛认可,被评为校师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