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模范先进 >> 正文
    模范先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系(2014-2016年度“优秀教学科研群体“)

发布日期:2016-09-18    浏览次数:


2014-2016年度“优秀教学科研群体”计算机学院信息科学系事迹材料

 

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科学系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一支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已获得博士学位成员18人,占教师比例为75%,其中党员教师13人。目前,信息科学系形成了以矿山智能信息处理和矿山安全监测与预警为特色的研究方向,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学术群体。群体成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文件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潜心教学,开展科研攻关。近几年,在学院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下,群体成员始终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以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丰富的教学科研成就,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一支以党员教师为主的,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教学骨干力量。

一、带头人德才兼备,群体凝聚力强

夏士雄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首席带头人。先后主持国家86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1项、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1项,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主讲校级精品课程《信息学科概论》2013年以夏士雄教授为首、信息科学系教师为骨干成员的科研团队,获批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周勇教授,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和江苏省六大人高峰。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项目1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系主任江海峰带领全系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在首轮检查中获得“优秀”,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陈岱、孙统风、许新征、王冠军等老师积极参与系内的各项工作,在辅导大学生学科竞赛方面最为突出。

二、辛勤付出和努力,换得丰硕的成果

2014年以来,获得国家863计划、教育部、省科技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支持17项,总经费达到了408万元;横向资助科研项目签约12项,总经费达到了380.5万元。

在科研获奖方面,信息科学系教师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其中夏士雄教授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周勇副教授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陈伟副教授获得第五届安全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项。2013年以夏士雄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获得了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支持。在教学获奖方面,周勇教授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许新征副教授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奖二等奖1项,夏士雄教授获得校级精品课程资助1项,江海峰副教授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近两年全系获得校级教改项目5项。江海峰、王冠军和周世斌等教师多次获得了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奖励。

青年教师肖硕、王冠军等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在青年教师科研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果。肖硕老师和王冠军老师分别挂职郑煤集团和永煤集团的下属矿井,为煤矿的生产工作提出建议与改进措施,使自己的专长在生产现场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发挥。青年教师梁志贞、姚睿、江海峰、杨小冬等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博士后特别资助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并在Pattern Recognition》、《Signal Process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等高影响因子SCI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近年来,信息科学系教师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3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3部。

三、群体严谨治学,指导学生学科竞赛成绩突出

2014-2016年间,我们组组建了“信科专业竞赛指导委员会”,指导的主要学科竞赛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 “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大赛,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共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创造了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为学院培养创新型人才开辟了一条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