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应用化学系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有一支水平较高的教学队伍,现有教师2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0人,已获得博士学位成员的比例为67%。目前,应用化学系承担全校基础化学教学、化工类专业基础课和应用化学专业的教学任务,形成了以资源能源化学为特色研究方向和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带头人的学术团队。群体成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近几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化学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通过评估正式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应用化学本科专业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010年申报成功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一、群体成员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近几年来,群体成员严谨治学,开拓进取,主动学习,自觉提高自身素养,及时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内容和现代教育技能,群体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要求主要成员不但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而且要在教学考核及测评中获得优秀成绩、在科研中获得优良成果。通过多种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首先是有经验的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进行传、帮、带;二是创造机会赴国内外进修;三是创造条件进行深造;四是通过坚持不断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高业务水平。这些培养方式已成为我们队伍建设的重要法宝。目前,团队已形成一支新的热爱教育事业、精通业务知识的教师队伍,教师的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学特色鲜明。
群体中二名教师获“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称号,一名教师获江苏省第五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称号,一名教师入选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资助项目,“能源化学化工实验课程与创新实践教学团队”和“物理化学教学团队”被确立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一名教师入选省级教学名师培育工程,二名教师入选校级教学名师培育工程。
目前,本群体承担多项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完成和正在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7项和授权发明专利6件。
二、积极参与教改实践,教育教学成绩突出
群体成员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参与各项教改实践。在分析研究了我国目前教育的现状、工科化学系列课程的内涵、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精选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重视能力培养,实践了“少而精和博而通”的教学思想。
化学教学内容繁杂、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学时数少,所以必须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将“少而精”和“博而通”的教学思想融入教学中,“少而精”是指教学突出重点、教深教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博而通”是指广博的知识面,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跃、能融会贯通。前者是教师的教学准则,后者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长期刻苦自学逐步实现。
经过群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近代仪器分析》和《大学化学》在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课程,
近三年承担省级国家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3项,大学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展SCI论文15篇,获全国第九届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二等奖一项。在读研究生60人,毕业硕士研究生65人,培养研究生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一篇,3名获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
三、带头人德才兼备,群体凝聚力强
思想品质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善于团结同志,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关心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科研群体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魏贤勇教授,已经主持完成和正在主持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8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100余篇被SCI和EI检索,出版专著3部,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项和授权发明专利3件。培养了25名博士,80余名硕士。
高庆宇教授,先后得到国家自然基金、江苏省自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项目的资助,在国际学术刊物JPCA、JPCB、PCCP、CPC、PCL、PRE、Chaos 、Electrochem. Comm.和Inorg Chem等发表25篇SCI论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2的SCI刊物17篇,大于4的SCI刊物6篇。培养研究生20名,其中三篇获省优秀研究生毕业论文,《非线性化学反应动力学》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2009年)
本群体凝聚力强,团结协作好。群体结构合理,潜力大,后劲足;成员之间团结协作,互敬互助,形成团结奋进的良好工作氛围。群体目标明确,管理规范科学。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群体成员积极参与管理,做到了科学、严密、民主;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教研活动材料、业务档案等齐全、规范。